一个叫黄油相机的app把表情包业务做到了博物馆
在主打中文加字的app「黄油相机」中,生成一个自定义表情的成本大大降低了,你不用成为灵魂画手,也能做出有灵魂的表情包。
只要上传一张图片,用有力量感的字体完成配字部分,像这样
黄油ID: 萨拉少女
或者直接用内置的话框加上想说的话,像这样
黄油ID: 萨拉少女
关注 黄油表情包 还能收到时下最in的表情,而流行文化的坏处就是搞的人很容易和这个时代脱节了。你只一晚没刷社交圈,就突然有一堆新表情和时髦的词儿突然流行起来。后知后觉的,只有跟在后面捡的份。
黄油相机之前也做了不少表情包的活动尝试。直到有一天,他们发现,有一些用户开始在博物馆里刷表情包。
黄油ID:冥王星饶了灯笼裤吧
这些用户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博物馆的展品,他们将这些素材二度创作,由古典和现代的反差,滋长出来的喜感,是可以让人反复琢磨的。你会发现,那些沉睡了几千年文物甚至比电视剧里的角色更鲜活,笑点一点都不干,幽默的形式更高级。
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里,黄油相机花大力气推出了以表情包为看点的 博物馆主题周 ,组织北京和广州的用户一起走进博物馆捡表情包。同时也加强了对外输出。
这一次,黄油相机想通过去博物馆捡表情包的活动,在小雅和大俗之间找平衡。
以前,做表情包经常找不到素材,图上有水印,画质又渣,字体千篇一律,没有多少发挥的余地。
让我们看看,在黄油相机里,大家都怎么搞?
「自然博物馆系列」
黄油ID:Shilling
黄油ID:Shilling
黄油ID:钩子Ryeoyeon
「人文博物馆系列」
黄油ID:像面条儿般地活着
黄油ID:杨大路
黄油ID:冥王星饶了灯笼裤吧
黄油ID:豆角小蛮妖
原来,表情包,也可以做的这么高贵冷艳呢。
对于眼睛很忙的现代人,长篇说教行不通,只好换一种包装方式。就像《奇葩说》,本来是奔着看抓马去的,却意外收获了不少有思想的金句。可见,娱乐化的包装并没有影响这个辩论节目的基调。
捡表情包是一种让年轻人重新进入博物馆的方法,放下严肃艺术的架子,才能走到普罗大众的视野中去。而当你真正走进这些艺术品的时候,文化传播目的就达到了。
做表情包不再是一项简单粗暴的技能,而是古典与现代碰撞的行为艺术。抛开像素、清晰度这些技术上的追求,逛博物馆的时候,你有没有感觉被一双双眼神锁定,他们好像在对你说些什么?只要不使用会伤害到文物的闪光灯,就不用意旁人的白眼,想拍就拍吧。
黄油相机不仅是一个冷冰冰的工具,更想沉淀有趣的内容,成为一个人性化、多元化的图片社交平台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