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鹿原称谓的由来
《关中胜迹图志》载:“白鹿原在咸宁东,东接蓝田县界。尽东西十五里,南接终南,北至灞川。尽南北四十里。”
《雍录》载:“南山之麓,灞水行于原上,至于霸陵。此皆原也,亦谓之霸上。”
宠辱忧欢不到情,任他朝市自营营。
独寻秋景城东去,白鹿原头信马行。
——唐·白居易《城东闲游》
白鹿原位于西安市东部浐河与灞河之间,是西安市最大的黄土台原。
相传在西周灭亡之时,镐京已残破不堪,周平王就与大臣商议,选择东迁。于是,平王在大队卫士的簇拥下,向东渡过滋水河,往东边去。途中他到达了一处黄土台原之上。此原三面环水,一面是南山;进可攻退可守,地理位置极为有利。周平王一干人马就在此做详细考察。这时天色已晚,便在庙宇设下行宫,扎营休息。
白
鹿
原
第二天大早晨,平王被外边的一片惊呼声吵醒,他出门一看:只见东南方向一团祥瑞之气环绕着一个雪白之物缓缓而来!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通体雪白的鹿
此消灾降福的,这时白鹿看见了平王军队,猛吃一惊,那颗灵芝便掉落到小谷中,白鹿随机便扭头向西南方向疾驰而去。平王即便贵为天子,也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鹿,于是他们就拼命追赶白鹿。追到一个沟坡时,白鹿又折头向西北跑去,那里有一座小庙,周围没有村庄;白鹿绕庙一圈,又继续向前跑十多里,来到一个村庄。村边有一座女娲祠,白鹿就在此小睡起来。刚一打盹,平王就已经追来。白鹿受惊而起,一直向北跑到了半原坡时,又折而向南,从西原下了原坡,一瞬间之间便无踪无影。
《三秦记》载:“周平王东迁,有白鹿游于此原。以是得名。”
《后汉书郡国志》载:“新丰县西有白鹿原,周平王时白鹿出。”
《水经注》、《太平寰宇记》载:“平王东迁时,有白鹿游于此原,以是名。”
今天白鹿原许多地方的命名都与白鹿息息相关:白鹿在东南方向经过的沟叫鹿走沟;白鹿绕行一周的“无村庙”(今吴村庙)叫鹿走村、鹿走镇;白鹿小睡过后的村叫迷鹿村;白鹿后来跑到的坡叫鹿到坡;白鹿最后进入浐河的村叫做神鹿坊。
人们惊奇地发现:凡白鹿经过的地方,都草木茂盛,百花竞开,毒虫殆尽,人寿谷丰。人们为了纪念这只白鹿,便把此地称为白鹿原。
后来平王率众臣前往河南洛邑,并于洛邑另建都城,改号东周。从此,便有了传说和史载中的“平王东迁,有白鹿游于此原”的故事。
那么,在白鹿原上究竟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名胜古迹呢?就让我们下期来特地聊聊汉文帝霸陵、薄太后南陵、窦皇后陵吧!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