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年习俗丨东坑的“灯酒”你饮过未?炸碌堆、糖环了解一下?
碌堆、糖环
相信街坊们都吃过不少
那它们的“前世今生”是怎样的呢?
今天坑姐就给大家科普一下~
碌堆、糖环了解一下!
每年村里都有添丁的喜事,每年村民都要做碌堆、糖环和鱼龙。这个传统风俗在东坑镇各村已延续多年。一家有喜事,左邻右舍都会来帮忙,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氛。
碌堆
村民们正在制作的传统手信食物碌堆。
大家开始制作碌堆,多名村妇围坐在一起,各施身手。有人几乎每年都做碌堆,动作娴熟,有人第一次参与,小心翼翼。
个头圆圆的碌堆,又被叫做“煎堆”。做碌堆不算复杂,但手法巧妙,否则碌堆就吹不胀了。为何叫碌堆,当地村民说,碌堆有如柚子大小,所以被称为“碌”。而碌与禄同音,意味着福禄。
制作碌堆过程十分有趣。掐出一块糯米团,放在手心,两手协调配合,慢慢将糯米团捏成锥形。继续一边旋转一边捏,糯米团中间中空了,表皮在手指揉捏中变得厚薄均匀。“
游刃有余地揉捏,糯米团变成了细脖子的小花瓶状,入气口还被组成了一个小花托状。用手不停转动,收紧一点入气口,再往里吹气,再收紧,如此三番四次下来,“小花瓶”便变成了一个鼓鼓的小球了。然后,手指轻轻将“小花托”掐掉,一个精致的碌堆雏形便诞生了。
制作好碌堆马上要放入油锅中炸了。
碌堆在滚烫的油锅中一边翻滚转动,一边因高温而膨胀得越来越大。
炸好后,大的碌堆能胀得如小皮球般大小。一个个金黄色的碌堆,看起来有福禄满满之意。
手工制作的碌堆大小不一,白花花的碌堆吹气后很丰满,摆放在一起时,样子还很萌,惹人喜爱。
糖环
02
糖环的形状很别致,外面一个圆环,里面像五角星,寓以环环相扣,生生不息之意。
1、沙糖混合清水煮溶,煮成浓糖浆则倒放在大碗中备用。
2、取十两糯米粉倒放台板上,其中1/3加入少许清水同搓成粉团,弄成薄饼块状,放下沸水中烫熟成“粉池”。
3、把余下的糯米粉倒在台板上,放入刚烫熟的“粉池”和浓糖浆一同搓匀,搓至粉团柔软适中即可进行印糖环了。
4、把糖环模印先涂上少许米粉作“焙”,再把粉团填压到糖环模内,右手拿薄刀在糖环模面轻轻切去多余的粉团,拿起木模,在台角轻轻一敲,木模内印成糖环形状的粉团便会脱模而出,落在事先备好的箕内。
5、全部印制好后便可开始油炸。
烧好一锅慢滚新油(即未炸过东西的油),放下印好的糖环,炸时要用筷子不停翻动,使糖坏不会炸焦,直炸至呈现金黄色便可。
一朵朵美味可口的糖环出来了,是不是口水都流出来了呢~~~
鱼龙
年糕“鱼龙”,是东坑过年必备的美食 。东坑人把年糕写作鱼龙,又称为贻笼。鱼笼制作很讲究,先浸糯米,再磨粉、干粉,再配料。俗语说:“鱼龙是本,碌堆是利。”过年时家家户户少不了鱼龙,取步步高升、取鱼跃龙门之意。
街坊们围坐在一起做传统食品
↓↓↓
(以上图片均为坑姐实拍)
自家制作“碌堆”、“糖环”
真材实料,十分美味
不知街坊们现在还会亲手制作吗?
各位小伙伴们
熟悉的童年味道有木有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